每年到了過年前,醫師之間就會瀰漫一股不尋常的氣氛。

同事間總會毫不經意的互相討論一下,今年過年值班的天數、點數有多少,算算"可能"可以回家的天數到底有幾天。

從當intern開始,我就發現當醫生的悲哀在過年時特別顯著。

我的第一次抽籤就抽到連值除夕初一的骨科病房,不過也許是第一次,思鄉的情緒被夾雜的新鮮感給沖淡了,除了一大早例行的換藥公式之外,雜事比平日少了許多,再加上骨科醫師來查房時給了一人一個小紅包,兩天值班就拿了兩個小紅包,護士小姐那幾天也特別溫柔的對待,晚上和同學在討論室開了一個小小的party,用單槍看電影,吃鹹酥雞..還滿快樂的。

但是,事情似乎每況愈下。

進入小兒科後,每年到了過年,就有為過年值班問題開的抽籤大會,同事間的出席率比平常meeting還高,深怕一不小心就被賣掉了。

一般的抽籤廝殺大會由最年長的總醫師主持,方式與規則也是他們訂出來的,他們可以創造各式各樣的排列組合與抽籤方式,力求人人達到公平的境界,這時我才發現學醫的頭腦真的要很好,並不是只會唸書而已,想像力與創造力都在這時發揮的淋漓盡致。

舉例來說,一般的規則是把年假對半分,協調一半人力上前半,另一半人力上後半,如果這時候就破局,就得實施第一輪抽籤,使人力平均。

第二部是把人分類,CR以上才可值總值班,R1只能值一般病房,而加護病房是R2與R3值,但是如果有任何一方人數過多或過少,就得犧牲掉上面的一些人往下層值,這時可能動用到第二次抽籤。

最後把人都歸類好之後是抽序號簽,力求公平之下不能因為年長者就先選班,同一階層值班的人要平起平坐,所以抽序號簽上台選填志願,看值哪一天過年班。

在選的過程中,就會看到很多利益輸送,威脅利誘,人性的真實面往往在此顯露。

終於,今年我成為最資深的CR之一,雖然輸了第一輪的淘汰賽,但是最後在利益輸送之下,我多了一班平常日班,得到了我最想要的連續五天的年假。

p問我這樣值得嗎? 這樣一月份得值6班...

我想也不想就覺得很值得,只要能與家人多一點相處的時間,怎樣都值得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l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